法国文化部官员表示,位于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3月1日清晨遭窃,共有15件展品被盗,其中就包括来自圆明园的文物珍品—珐琅麒麟。发生在博物馆内的盗窃事件其实也不少,各国博物馆的防伪措施也层出不穷。博物馆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件文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博物馆安防工作是重要课题,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讯技术兴起与发展,一种以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传播为核心的智慧博物馆呼之欲出。
博物馆失窃是事件回顾
2004年大英博物馆连续两次发生中国文物失窃;
2010年毕加索的《鸽子与豌豆》、马蒂斯的《田园曲》等五幅艺术家真迹在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失窃;
2011年故宫博物馆的失窃;
2013年7月爱森纳赫市一座博物馆价值6万欧元马丁路德手迹被盗。
据全球博物馆行业2010年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自1976年以来,英国共有53709件艺术品被盗,是全世界艺术品失窃最多的国家;美国位居第二,登记在案的失窃艺术品有21079件;法国、意大利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
博物馆安防措施层出不穷
虽然,博物馆失窃的案件不断发生,但是从总体来看,各国对博物馆的安防都市十分重视的,安防措施也是层出不穷。
英国
大英博物馆的防范十分严密,报警系统有一种创新功能,也是属于世界一级防范设施。它不仅配有摄像、扫描、暗度曝影、红外线追踪、低角潜射等一系列部件,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嫌疑人的可疑举动,并且准确无误的将影像投入镜存传达到执勤房间。
德国
德国博物馆和世界其他博物馆一样都装有摄像头、防爆玻璃等等,对于一些高价值的博物馆还会采用红外线以及激光等其他高科技防盗装置,同时在安保人员的配置上也会加强。